環安衛政策宣言
<政策及宣言>

<中長程目標>
一、恪遵環安相關法令,營造健康促進環境
中程目標(3–5年)
• 完成全校建築與設施設備安全檢核,並確實落實改善。
• 建立校內環安衛法規盤點與遵循制度,定期自評及追蹤改善。
• 推動室內空氣品質改善,提升教職員生呼吸健康。
長程目標(5–10年)
• 校園環安衛指標(健康、安全、無災害)達到全國大學標竿水準。
• 打造結合體適能、心理健康、空間環境改善之「健康促進校園」。
• 成為環安管理法規實踐示範學校,帶動地方教育推動相關政策。
二、強化安衛教育訓練,提昇校園安衛知能
中程目標(3–5年):
• 建立校園安全巡檢,推動師生參與提昇校園安全意識。
• 與他校或在地消防等機關合作辦理實作演練,提高應變能力。
• 建立定期化安衛教育訓練制度,完善教職員工生安衛訓練。
長程目標(5–10年):
• 建構永續安衛知能推廣機制,形成校園文化。
• 達成校園零重大安衛事故目標。
• 成為全國推動校園安全教育模範校。
三、建構人文藝術校園,涵養師生樂活幸福
中程目標(3–5年):
• 推動綠意與文化共融空間,營造藝術與心靈紓壓環境。
• 辦理校內定期人文藝術活動(如藝文講座、展演、導覽)。
• 舉辦季節性藝文活動,促進校園情感連結與身心健康。
長程目標(5–10年):
• 成為全國推動人文關懷與藝術美學教育之典範學府。
• 促進師生「身心靈平衡發展」,校園幸福指數逐年提升。
• 打造全齡友善校園,提供樂活支持服務與身心照護資源。
四、推動節能減碳生活,邁向永續綠色大學
中程目標(3–5年):
• 完成全校用電、用水、碳排放基準調查並提出改善方案。
• 推動校內智慧節能系統與再生能源(如太陽能)應用。
• 推行資源回收、無紙化行政、限塑與低碳飲食等行動,落實校園綠生活。
長程目標(5–10年):
• 校園碳排放量逐年下降,10年內減碳達成30%目標。
• 建立綠色課程架構,將永續發展目標融入教學與學生實踐活動。
• 建立永續發展報告制度,定期發布「永續校園報告書」。
<本校淨零碳排目標與路徑>詳情請點此,摘錄如下
一、政策依據與願景
依據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藍圖及教育部推動大專校院永續校園政策,國立臺北教育大學(以下簡稱本校)承諾達成淨零碳排,並作為永續發展教育的重要實踐場域,培育具備永續素養的教育工作者與公民。
願景:致力於成為教育界永續實踐的典範,融合「教育本位」與「綠色校園」,實現碳中和與低碳生活,培育具備氣候行動素養的教育人才。
二、目標設定
| 目標類型 | 年度 | 目標內容 |
| 短期目標 | 2030年 | 碳排放減量50%(以2018年為基準年),再生能源比例達20%~30%,並建立穩定的再生能源供應基礎 |
| 中期目標 | 2040年 | 實現碳排放減量80%,再生能源與低碳電力比例達70%~85% |
| 長期目標 | 2050年 | 達成校園營運淨零碳排,並實現再生能源全面使用或等效替代(含碳中和機制) |
